聚焦 美国万宝路直邮成瘾机制令人担忧后患无穷

石诗琪 8

2025年07月06日,全球烟草行业再起波澜,尤其是关于成瘾机制的研究与监管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近期一项涉及烟草依赖性的跨国研究显示,传统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成分对人体的成瘾性远超此前认知,这一发现引发了监管机构、公共卫生专家及烟草企业的激烈讨论。

该研究由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 Project)联合多国科研机构共同完成,其核心结论指出,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激活大脑奖赏通路,使吸烟者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一机制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记者采访了参与研究的某匿名专家,对方表示:“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完全,尼古丁对其神经系统的损害几乎是不可逆的,这也是各国加紧控烟立法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全球烟草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变化。据行业市场行情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烟草销量出现分化:传统卷烟市场在部分国家持续萎缩,而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替代品则逆势增长。例如,美国万宝路直邮业务在东南亚部分市场仍保持旺盛需求,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单月“美国万宝路直邮”订单量同比增长12%,其中不乏通过跨境电商避开关税的消费者。

监管层面,多国政府正加码控烟措施。欧盟委员会近日提议将尼古丁含量上限从20毫克/支降至10毫克,预计最快2026年生效。中国则延续“双轨制”监管,一方面对传统烟草保持高压,另一方面对电子烟行业实施《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细化调整。某省级烟草专卖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我们正在研究尼古丁成瘾性的新证据,未来或进一步调整公共场所禁烟范围。”

烟草企业对此反应不一。英美烟草(BAT)和菲利普·莫里斯国际(PMI)等跨国公司均强调“减害”转型,后者推出的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占据日本市场30%的份额。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仍偏爱传统香烟的口感,一位来自北京的烟民表示:“电子烟味道太淡,而且一盒IQOS要168元,比普通烟贵太多。”

法律合规方面,2025年6月生效的《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修正案,首次将“成瘾机制研究”纳入缔约国报告义务。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专家指出:“这相当于给企业戴上了‘紧箍咒’,未来任何淡化成瘾性的宣传都可能违法。”记者注意到,某烟草广告代理公司已主动撤下“提神醒脑”等暗示性文案。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一位上海写字楼员工称:“我父亲因吸烟住院后,全家都支持禁烟,但美国万宝路直邮的便利性还是让一些人铤而走险。”而另一位云南烟农则抱怨:“政策收紧后,我们今年的烟叶收购价跌了5%,但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业内专家点评认为,成瘾机制与监管的博弈将持续。北京大学医学部流行病学家李教授分析:“尼古丁依赖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病,单纯禁止不如提供科学替代方案。”他建议推广非尼古丁类烟草替代品,但需警惕“换一种方式成瘾”的风险。

在最新报道中,美国万宝路直邮业务因合规争议再受关注。某跨境电商平台因涉嫌未如实标注健康警示,被海关总署处以50万元罚款。这一事件折射出,在全球控烟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追捧可能催生新的监管盲区。据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仍有“美国万宝路直邮”的灰色渠道,通过境外转运规避国内监管,单条售价约50元,远低于国内专柜的80元。

综合各方信息,2025年的烟草行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日益清晰的成瘾机制科学认知,另一边是庞大且顽固的市场需求。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无论是“控烟铁腕”还是“企业自救”,背后都离不开消费者的选择。一位经常购买“美国万宝路直邮”的年轻消费者坦言:“我知道吸烟有害,但选择权应该在我手里,而不是被禁止。”

标签: 美国万宝路直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