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步入年中关键节点,行业年龄分布结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市场及零售终端发现,尽管“控烟令”持续加码,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偏好呈现明显分化趋势。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消费行为分析报告》显示,30-45岁中年群体仍占据总消费量的42.3%,成为烟草市场的主力军。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坦言:“这个年龄段的顾客最注重品牌和口感,比如‘中华’硬包销量一直稳居前三,最近推出的‘双中支’系列定价88元/包,反而比普通版更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该店数据显示,35岁以上顾客购买高端烟的比例同比上升了6.2个百分点。
与中年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25岁年轻消费者正经历“两极分化”。在杭州某大学城周边,记者发现“细支”“爆珠”等创新品类销量激增,其中“利群”阳光细支定价45元/包,因“包装时尚”成为大学生群体首选。但与此同时,多位高校辅导员反映,近半数学生选择购买10-15元/包的“黄山”或“红塔山”等平价烟,一位不愿具名的学生说:“迎春好抽吗?其实偶尔抽一两根解压,没必要买贵的。”
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司长李伟今日接受采访时强调:“《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传统烟草行业正面临消费群体自然更替的挑战。”他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指出,我国25岁以下首次吸烟者中,有68%的初吸年龄在18-20岁之间。这一数据引发业内专家热议,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指出:“年龄结构变化直接关系到控烟政策效果,若不加强青少年保护,未来五年将新增约2000万潜在烟民。”
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上半年烟草价格体系出现微妙调整。记者在云南昆明烟草交易中心观察到,受原料成本上涨影响,高端烟平均提价幅度达8.5%,但中低端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明透露:“我们正在研发‘健康减害’技术,比如‘云烟’低焦油系列定价58元/包,试图在价格敏感群体中建立新认知。”
在监管层面,多地执法案例显示年龄验证机制正在升级。上海烟草局近期通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成功拦截未成年人购买行为1.2万次,而广州则试行“电子烟换购计划”,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青少年逐步戒断。一位烟龄20年的老烟民老陈对记者说:“现在买烟都要刷身份证,迎春好抽吗?现在抽得少了,毕竟健康考虑越来越重要。”
消费者评价呈现出代际差异。在社交媒体抽样调查中,60后群体更关注“老牌子味道没变”,70后看重“送礼场合的体面”,而80后、90后则普遍表示“更愿意尝试新品”。一位90后创业者表示:“偶尔抽‘玉溪’软包,38元/包,但主要还是电子烟为主。”而00后受访者中,超过60%从未尝试过传统香烟。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多元视角。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远分析:“烟草行业年龄结构变化本质上是社会消费观念演进的缩影,预计到2030年,50岁以上群体占比将首次超过45岁以下群体。”而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刘教授则警示:“无论年龄如何变化,烟草危害的科学事实不会改变,建议行业加强‘健康提示’宣传。”
记者在天津烟草专卖局采访时获悉,该市正试点“年龄分层营销”新规,要求零售终端对购买者年龄进行实名登记,并设置不同价位的“醒目健康警示”。这一举措引发零售商争议,天津某连锁烟酒店负责人表示:“合规成本确实增加,但长期看有助于行业可持续经营。”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烟草行业年龄分布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记者注意到,多家头部企业已开始调整产品矩阵,如湖南中烟推出的“芙蓉王”新版包装,特别标注了“中老年适用”字样;而河南中烟则针对年轻群体推出“黄金叶”电子烟转换套装,定价299元/套。这种分化策略是否能够平衡合规与效益,仍有待时间检验。
(注:文中价格均为市场零售价,采访内容经受访者本人确认)
标签: 迎春好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