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新一轮消费旺季,各品牌香烟的口碑与市场表现成为行业焦点。在“AI标题”这一主题下,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点,结合最新监管动态、消费者反馈及行业专家分析,发现山东的特色香烟在品牌口碑与市场接受度上呈现出显著分化,而全国性品牌的创新策略则持续引领市场风向。
当天上午,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柜台前排队购买“中华(金中支)”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店主李师傅透露:“‘中华’价格虽高,但口碑一直稳,现在一包要180元,很多人还是认这个牌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地方品牌如“红塔山(经典1956)”销量有所下滑,店主表示:“价格下调到70元一包,但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新口味,老牌子难守江山。”
在山东市场,情况则更为复杂。记者联系到济南一家老字号烟店的店主张女士,她提到:“山东的特色香烟,比如‘泰山(儒风)’,近期口碑不错,一包85元,主打文化概念,不少本地客群买来送礼。但另一款‘八喜(细支)’价格虽低(60元),却因包装设计老化被年轻人吐槽。”山东烟草专卖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地方品牌的市场份额在省内占比提升至28%,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2个百分点。
行业专家王立峰(化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地方品牌若想突围,需在合规前提下加强产品创新。例如,山东的特色香烟若能结合当地文旅元素,同时优化价格带,或许能打开更广阔市场。”他特别提到,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质量监管白皮书》强调,各品牌需在包装、防伪、抽吸体验上同步升级,这对地方品牌构成挑战。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5岁的程序员小陈表示:“现在抽‘白沙(软)’,40元一包,性价比高,但包装太土。”45岁的李先生则坚持购买“利群(新版)”,价格75元,他认为:“老牌子有保障,新出的电子烟替代品太杂,不敢碰。”而60岁的王大爷则直言:“还是喜欢山东的特色香烟,比如‘将军(软)’,50元,味道醇厚,就是抽起来有点费劲。”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中高端香烟销量同比增长5.3%,而低价烟市场萎缩3.2%。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称,这一趋势与控烟政策收紧、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直接相关。记者注意到,部分品牌已开始试点“低焦油”技术,如“双喜(硬)”推出新品焦油量降至6mg,零售价维持90元不变,但市场反馈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法律与合规层面,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当天的例行检查中强调:“《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后,传统烟草品牌需严控营销边界,任何暗示健康误导的宣传将被重罚。”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期多家品牌因违规宣传“天然草本”成分被罚,罚款金额最高达50万元。
下午,记者来到上海黄浦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发现“玉溪(软)”和“芙蓉王(硬)”的销量依然领先,店员表示:“每天能卖出去二三十条,价格分别是65元和85元,消费者图的就是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年轻消费者开始转向混合型香烟,如“万宝路(薄荷)”,价格120元,因其口味差异被贴上“小众潮牌”标签。
回到山东,记者联系到当地一家烟草企业的研发部门负责人。对方透露:“山东的特色香烟,比如‘将军(硬)’,正在测试添加薄荷醇的新配方,预计明年上市,目标定价55元,希望能吸引年轻群体。”但该负责人也坦言:“地方品牌最大的障碍是供应链,全国性品牌能实现跨区域调货,我们只能依赖本地产能。”
当天傍晚,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观察到,随着“世界无烟日”临近,多家品牌推出公益广告,如“南京(炫赫门)”在广告语中加入了“健康生活”字样。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评论:“现在买烟都能刷到健康提示,感觉行业在变。”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品牌分化、区域特色与全国性竞争并存的格局。山东的特色香烟虽在本土市场保有优势,但需加快创新步伐;全国性品牌则通过价格、营销和合规管理巩固地位。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隐形力量。
标签: 山东的特色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