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正式公布2025年度烟草行业配额调整方案,对全国各省份烟草产品生产、销售及进口配额进行新一轮优化调整。据官方通报,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兼顾环保与消费需求的双重目标。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业界与消费者广泛关注。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本次配额调整是继2023年大规模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调整,核心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具体来看,全国卷烟总产量配额较去年微调0.8%,但高端产品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同时限制性添加剂使用产品的配额被缩减12%。这位负责人强调:“这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国际控烟履约承诺的主动践行。”
市场反应尤为敏感。上午10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烟草原料指数应声上涨1.2%,云南、湖南等主产区烟叶期货价格创下近三个月新高。行业分析师王明(化名)向本报记者分析:“高端配额增加会推高利润率,但原料成本上涨可能转嫁至终端价格。根据往年规律,预计三季度将有约7个品牌提价,幅度在5%至15元/条不等。”
在地方市场,变化已悄然显现。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今日宣布,受配额影响,旗下“兰州”牌香烟产量将下调8%,而新研发的“甘露”细支系列则增加15%配额。一位不愿具名的车间主任透露:“现在一条‘兰州’硬盒批发价涨到56元,我们厂里正在紧急调试生产线,把产能往细支和低焦油产品上转移。”
消费者端,甘肃兰州的烟民李师傅(化名)对此感受颇深:“甘肃有啥烟好抽?以前10块钱能买包好烟,现在最便宜的‘兰州软’都涨到18了。今天早上在七里河区买的‘甘露’细支,一包居然卖到32元,比上周贵了3块。”记者走访发现,类似声音在多个省份都能听到。在广东省广州市,某品牌“双喜”硬盒(50元/包)的购买者陈女士表示:“高端烟虽然涨价,但品质确实提升,包装更环保了。”
法律合规层面,此次调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中的“产品结构优化”条款高度契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伟(化名)指出:“新规对电子烟关联产品的配额管理更为严格,这呼应了今年5月生效的《电子烟管理办法》。烟企若违规超配额生产,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记入行业黑名单。”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化名)在今日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表示:“配额调整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预计到2030年,我国中高端卷烟占比将突破60%,与国际市场接轨。”而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静则持保留态度:“行政配额与市场规律仍有矛盾,比如贵州‘贵烟’品牌因配额限制,产能利用率已连续两年低于65%。”
进口烟市场也受波及。根据调整方案,来自津巴布韦和巴西的烟草原料进口配额缩减7%,而国产替代原料占比提升。某国际烟草贸易商透露:“我们刚接到通知,下季度‘万宝路’和‘骆驼’在华东地区的分销配额下调20%,经销商已经开始囤货。”
在社交媒体上,“甘肃有啥烟好抽”成为热搜话题。一位自称甘肃平凉网友的帖子写道:“现在流行‘甘露’细支,焦油量8mg,抽着顺口,就是价格贵了点。不过比抽外地烟划算,毕竟支持本地产业。”而来自河南的网友则调侃:“听说甘肃烟要涨价,以后再问‘甘肃有啥烟好抽’,可能得加上一句‘钱包够不够厚’。”
零售终端的应对措施也各不相同。北京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增加了‘中南海’等平替品牌库存,高端柜台则重点推荐‘中华’和‘玉溪’的新款。数据显示,自配额调整消息公布后,中端价位(30-50元/包)的销量环比增长22%。”
国际观察人士注意到,此次调整正值《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夕。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在邮件回复中称:“中国烟草配额改革释放了积极信号,但需关注低收入群体因价格上涨导致的替代品滥用问题。”
截至发稿时,全国烟草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日交易量较上周同期下降3.8%,但平均成交价上涨6.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配额调整的长期影响还需观察三季度行业财报才能全面评估。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中,烟草行业正步入一个新的调整周期。
标签: 甘肃有啥烟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