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速览:热销 香烟品牌等级分类节日消费高峰来临,琳琅满目,供不应求。

史梦瑶 5

2025年6月29日,随着“七一”建党节假期的临近,烟草市场再次迎来节前消费高峰。记者走访全国多地烟草专卖店和大型商超发现,香烟品牌等级分类成为消费者选购时的主要参考标准,高端香烟销量持续走俏,而平价香烟市场则因价格波动引发热议。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前来购买‘中华’‘芙蓉王’等高端香烟的顾客明显增多,尤其是‘中华(硬)’和‘芙蓉王(硬)’这两种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中的顶级产品,每天销量比平时增加三成以上。”记者注意到,该店内的“中华(硬)”售价为每条800元,而“芙蓉王(硬)”则为每条280元,尽管价格不菲,仍有不少顾客排队购买。

与此同时,平价香烟市场也出现新动态。据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该市“红塔山(软)”和“白沙(软)”等中低端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中的产品销量环比下降5%,部分消费者转向购买价格更低的“双喜(硬)”和“黄金叶(软)”,每条价格分别为100元和85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民表示:“现在经济压力有点大,以前能买‘红塔山’,现在只能买‘黄金叶’了。”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明在采访中解释道:“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调整与消费者购买力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双限’政策(限量、限价)的逐步实施,高端香烟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而平价香烟则因价格敏感度较高,更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5年6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日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查“借节涨价”等行为,并对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中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重点打击。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烟草市场检查点看到,执法人员当场查获一批假冒“玉溪(软)”香烟,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伟表示:“假烟主要流向节前礼品市场,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认准‘中国烟草’标识和防伪码。”

消费者对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认知也趋于理性。在杭州市一家连锁超市内,市民王先生正在比较不同价位的香烟:“以前觉得越贵越好,现在更看重性价比。‘利群(软)’虽然属于中档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但口感和价格都适中,每条160元,适合日常消费。”

业内专家指出,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分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赵静强调:“无论高端还是平价香烟,其危害性并无本质区别。消费者应关注健康风险,而非单纯追求品牌或价格。”

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开始尝试替代品。在深圳市南山区,电子烟专卖店“悦刻”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其旗舰产品“悦刻4代”套装售价49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一位正在选购的年轻人说:“抽真烟对身体不好,电子烟至少能减少二手烟危害。”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值得关注。据路透社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销量同比下降12%,主要受监管政策收紧影响。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刘强表示:“国外烟草企业正加速调整在华策略,未来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多位烟民的看法。来自成都的公务员李先生认为:“香烟品牌等级分类其实是一种消费习惯的体现,但不应成为攀比的工具。”而一位来自重庆的个体户则表示:“现在买烟不仅要看价格,还要看能不能‘拿得出手’,所以还是会优先选择高端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中的产品。”

随着“七一”假期的临近,烟草市场预计还将保持活跃态势。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享受节日消费的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向未成年人售烟等行为。记者注意到,在成都市烟草专卖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近期发布了《节前烟草消费提示》,其中特别强调:“任何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产品,都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香烟。”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电商平台因涉嫌违规销售烟草制品被查处。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某知名电商平台因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销售“娇子(软)”等香烟品牌等级分类产品,被处以罚款5万元。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烟需谨慎。

在香烟品牌等级分类的演变过程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监管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共同塑造着烟草市场的未来格局。正如一位烟草行业分析师所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健康与合规始终是烟草消费不可逾越的红线。”

标签: 香烟品牌等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