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随着“双节”临近,烟草行业零售生态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今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重点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宽窄系列的烟”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同时,行业在合规经营、市场调控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动态。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李先生向记者透露,近段时间,宽窄系列的烟销量稳定,尤其是“宽窄·信封”和“宽窄·吉祥”两款产品,几乎每天都有顾客询问。“价格方面,‘宽窄·信封’零售价在55元左右一包,‘宽窄·吉祥’则是60元左右,属于中高端产品线,消费者接受度较高。”李先生补充道,虽然烟草行业整体受控,但这类品牌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营销和品质口碑,依然在零售端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一份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烟草零售市场的合规性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报告指出,通过电子监管码系统,全市烟草零售终端的扫码率同比提升15%,有效遏制了非法渠道香烟的流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开烟草店,不仅要遵守‘一店一证’原则,还要定期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比如库存、价格、促销活动等环节,稍有违规就可能面临处罚。”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近期“宽窄系列的烟”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价格波动。广州一位烟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在老家买‘宽窄·逍遥’时,发现价格涨了5元,从原来的65元涨到了70元。后来问店主才知道,是因为当地烟草公司调整了供货价。”对此,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价格调整需遵循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规定,任何零售终端不得擅自定价,但供货价的变化可能会传导至终端。
记者还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他们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和产品选择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位30岁的职场人士表示:“现在买烟越来越麻烦,不仅要找正规渠道,还要注意价格和真伪。像‘宽窄系列的烟’,虽然名气大,但有时候真假难辨,还是得认准‘中国烟草’的标识。”而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烟草行业应该更注重消费者的健康提示,比如在包装上增加更直观的警示语,而不是仅仅依赖价格调控。”
在合规与法律层面,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要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今日的一次突击检查中,查处了一家涉嫌销售无证电子烟的店铺,罚款金额达5万元。执法人员强调:“无论是传统烟草还是新型烟草,都必须依法取得许可证,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业内专家对当前烟草零售生态的走向发表了评论。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教授指出:“当前烟草零售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一方面,国家通过控烟政策压缩总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像‘宽窄系列的烟’这样的品牌,如果能持续创新,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依然有发展空间。”
此外,记者还从行业媒体《烟草财经报》了解到,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行业零售终端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3%。这一数据反映出,随着控烟力度加大和消费习惯改变,传统烟草零售渠道面临转型压力。不过,在部分三四线城市,由于消费升级需求,高端烟草产品的市场份额反而有所提升。
在采访中,一位长期经营烟草零售的店主王女士分享了她的经营心得:“现在开烟店,不能只靠卖烟赚钱,还得拓展其他业务,比如便利店、彩票销售等。同时,要紧跟政策变化,比如最近电子烟纳入监管后,很多以前的客户转而购买传统香烟,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机会。”
“宽窄系列的烟”在今日的市场表现中,依然展现出较强的品牌韧性。在成都市一家烟酒店,店主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买烟的人少了,但‘宽窄’这类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还是能吸引一些忠实消费者。比如‘宽窄·品乐’这款,零售价75元,主打‘慢生活’理念,很多年轻人会买来送人。”
最后,记者在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烟民,他坦言:“现在买烟越来越贵,‘宽窄系列的烟’虽然不错,但价格确实让人犹豫。如果能推出更多平价产品,或者加强防伪措施,可能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一观点也折射出当前烟草市场在价格、品质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平衡难题。
标签: 宽窄系列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