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最新一轮监管措施在多地落地,引发行业与市场广泛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新规将重点打击“雨花石与九五”等高端卷烟的非法流通,同时调整部分烟草产品税收政策,进一步挤压灰色市场空间。这一系列动作被视为监管部门对烟草行业“精准治理”思路的延续,也为即将到来的“双节”消费季埋下了伏笔。
在政策发布现场,记者注意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伟特别强调了“雨花石与九五”两类产品的监管重点。王伟表示:“这两类产品近年来在地下市场流通量激增,不仅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更成为洗钱、走私等违法行为的载体。此次新规将对其生产、运输、销售环节实施‘一物一码’全程追溯,任何环节脱链即视为违规。”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雨花石与九五”因包装奢华、定价高昂(市场价分别为每条1500元至1800元、2000元至2500元),长期被部分消费者视为“硬通货”,其流通渠道的规范化将直接影响高端烟草市场的生态。
与此同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动作频频。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新规发布后,部分经销商已主动下架“雨花石与九五”的库存产品。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李明向记者证实:“根据新规要求,我们已对辖区内所有持证商户进行清查,发现仍有库存的商户需在7月15日前完成退货或销毁,否则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一位不愿具名的经销商坦言:“这次政策比以往更细,连包装箱的回收渠道都被纳入监管,确实让灰色空间没了生存余地。”
在消费者层面,政策影响同样显著。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多位烟民对“雨花石与九五”的未来走向表达了不同看法。35岁的金融从业者张先生认为:“这类产品本来就是给特定人群准备的,合法渠道买不到,反而更刺激地下交易。不如干脆放开价格,让税收阳光化。”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持相反观点:“高价烟就是面子工程,少卖点没人会抱怨。现在管严了,大家都能安心点。”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新规发布后,国内烟草股出现明显波动。截至今日收盘,A股烟草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2%,其中ST烟草(600XXXX)跌幅居前。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短期看,高端产品渠道收缩将导致部分企业营收承压,但长期而言,政策红利将向符合合规标准的企业倾斜,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法律与合规层面,业内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赵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政策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逻辑,‘雨花石与九五’的案例说明,即使产品本身合法,若流通环节存在合规瑕疵,同样会被纳入整治范围。”但他同时提醒:“过度收紧可能引发消费者转向进口烟草,需警惕‘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静律师则从法律实操角度指出:“新规中‘情节严重’的界定标准仍需细化,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出台配套解释,避免执法尺度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记者梳理发现,自2023年《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以来,国家层面已连续出台十余项配套细则,逐步构建“严进、严管、严罚”的治理体系。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周建华分析:“这轮调控的核心逻辑是‘以税控量、以量调价’,通过提高合规成本倒逼企业转型。‘雨花石与九五’的案例正是这一思路的缩影。”
在行业内部,头部企业已开始调整策略。记者致电中国烟草总公司某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将高端产品线向‘专供渠道’转移,同时开发定价600元至800元区间的替代品,以填补市场空缺。”该负责人还补充:“新规要求企业建立‘一盒一码’追溯系统,预计每年将增加5%的运营成本,但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临近中午,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部分消费者已转向购买其他品牌高端产品。在一家位于国贸的烟草专卖店,店员小王指着“雨花石与九五”的空货架告诉记者:“昨天还有人在问,今天都改问‘XX特供’了。其实消费者要的不是牌子,是那个价格区间。”这一细节或许印证了业内专家的判断:烟草市场的变革,最终将通过消费行为的变化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傍晚时分,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发布了政策解读视频,由国家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刘芳主讲。视频中,刘芳特别提到:“‘雨花石与九五’的监管升级,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正式进入‘精准化、数字化、协同化’治理新阶段。未来,消费者将看到更透明、更规范的市场环境。”尽管未提及具体时间表,但这一表述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对政策效果的信心表达。
标签: 雨花石与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