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深化“市场净化”专项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与烟草专卖机构联合出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非法流通及无证经营行为,行业整体秩序呈现显著改善。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截至本月底,全国范围内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3亿元,市场净化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为消费者营造了更安全的购烟环境。
在浙江杭州,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夏季净网”专项行动,重点针对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终端进行突击检查。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涉嫌销售假烟的网店被依法关停,线下市场则通过“一店一码”溯源系统,对零售户的进货渠道进行实时监控。一位执法人员表示:“今年新增的‘电子追溯码’技术,能精准锁定每一包卷烟的流向,有效遏制了‘三无’产品流入正规渠道。”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产名优卷烟的市场占有率稳步回升,其中“陈皮爆珠利群”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创新包装,成为多地销量冠军。杭州某连锁便利店店主透露:“这款烟最近很火,不少顾客点名要买,价格稳定在每包50元左右,但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货,否则可能面临罚款。”与此同时,多地烟草公司推出“扫码验真”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产品真伪及生产信息。
然而,市场净化仍面临挑战。记者在广东某批发市场暗访时发现,仍有不法分子利用“贴牌烟”冒充正规品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部分烟民追求低价,容易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这不仅违法,还可能危害健康。”广东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显示,该省已捣毁3个地下制假窝点,查获假冒“陈皮爆珠利群”等名烟2.8万条。
在消费者端,市场净化行动得到广泛支持。市民张先生表示:“现在买烟更放心了,特别是给孩子买‘陈皮爆珠利群’这种口味特殊的烟时,能确保是真品。”但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一手烟”交易。对此,中国烟草协会专家李明指出:“市场监管需向农村地区延伸,同时加强普法宣传,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假烟的后果。”
法律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今年4月施行,明确将“非法生产、销售假冒卷烟”列为刑事犯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记者查阅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发现,因假烟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静表示:“法律威慑力显著增强,但取证和追责仍需多部门协作。”
与此同时,行业合规建设加速推进。记者在“2025全国烟草合规论坛”上获悉,多家卷烟生产企业已建立“全链条责任追溯体系”,从原料采购到零售终端,实现数据闭环管理。浙江中烟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一包‘陈皮爆珠利群’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可追溯。”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6月,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为98.5(基期=100),呈现稳中有降趋势。分析认为,这与市场净化带来的供需平衡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卷烟因关税调整,价格普遍上涨。上海某免税店工作人员透露:“同款‘万宝路’从去年的180元/条涨至210元,部分消费者转向国产替代品。”
针对消费者对“陈皮爆珠利群”等新品的需求,记者采访了云南烟草研究院首席配方师刘教授。他透露:“陈皮爆珠技术的研发历时3年,采用云南道地陈皮与云南烟叶的黄金配比,确保口感与品质同步提升。”而消费者陈女士则评价:“价格虽比普通烟贵10元,但独特的果香让抽起来更舒适,值得这个价。”
随着“世界无烟日”临近,多地烟草公司同步开展“健康警示”公益宣传。北京某医院呼吸科医生建议:“即使购买正规香烟,也要注意控制量,市场净化只是减少危害的第一步。”此外,电子烟监管趋严,部分烟民转向传统卷烟,但专家提醒,电子烟与烟草的危害本质相同,消费者应理性选择。
综合来看,2025年6月28日的烟草市场净化行动成果显著,但仍需持续发力。从法律严打、技术监管到消费者教育,多维度协同方能巩固成果。而“陈皮爆珠利群”等优质产品的热销,也折射出消费者对健康与品质的双重追求。
标签: 陈皮爆珠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