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 10元左右有点甜烟引领低焦趋势 如日中天

田若涵 5

2025年6月27日,随着全球控烟浪潮的持续深化,我国烟草行业“低焦趋势”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当日,多家烟草企业发布新品公告,其中以焦油含量低于8mg/支为亮点的香烟产品成为行业新宠。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下滑3.2%,但低焦油产品市场份额逆势增长12.5%,反映出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西单烟草专卖店时发现,货架最显眼位置摆放着“XX品牌·清逸系列”,其包装上赫然标注“焦油量6mg/支”。店长王明(化名)透露:“这款烟上周刚上市,每天能卖掉近200条,比同价位普通香烟高出三成。”他补充道,消费者最常问的问题就是“10元左右有点甜烟”是否有低焦版本,这印证了经济型香烟市场对健康概念的强烈需求。

在行业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于6月25日发布的《2025年卷烟产品技术标准》明确要求,所有焦油含量超过10mg/支的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高焦油警示语”。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杰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继2023年‘电子烟实名制’后,烟草领域又一重要合规节点。目前已有超过70%的烟草企业主动申请低焦油认证。”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查阅某电商平台数据发现,同价位香烟中,低焦油产品平均溢价达8%-15%。例如售价10.5元的“XX清雅”烟,因其焦油量仅为7mg/支,月销量突破5万盒,远超同价位普通香烟。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内部存在争议。云南某卷烟厂技术总监张工(化名)指出:“过度降低焦油可能导致香气流失,目前‘10元左右有点甜烟’在配方调整上仍是技术难点。”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25岁的程序员小李表示:“现在抽的都是焦油量低于8mg的,虽然贵一点但感觉喉咙舒服多了。”而退休教师刘阿姨则认为:“低焦烟味道太淡,还不如以前5.5元的‘老牌子’实在。”这种分歧也反映在销量数据上——10-15元区间低焦产品增长最快,而5元以下市场仍以传统产品为主。

国际烟草巨头动向同样值得关注。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今日宣布,其在中国市场试点的“低温卷烟”设备已完成首期安装,预计8月向合作工厂供货。该公司亚太区负责人在声明中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传统卷烟焦油量每降低1mg,可减少约15%的肺部损伤风险。”

法律合规方面,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总队今日通报,已对5家未按规定标注焦油含量的零售商处以罚款。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律师强调:“《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低焦油产品标识已成为强制要求,消费者可凭包装标识追溯产品合规性。”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多元视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周明认为:“低焦油不等于无害,但确实是行业向健康化转型的必要步骤。”而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李强则建议:“应建立低焦油产品独立抽检体系,避免企业‘偷工减料’。”

值得关注的是,低焦油趋势也带动了配套产业创新。记者在广东揭阳的烟草辅料博览会上看到,多家香料企业展出了“低焦高香”专用原料,其中某款进口香料每公斤价格高达1800元,但仍被多家卷烟厂订购。展会主办方表示,这类技术的需求量较去年增长40%。

在消费者群体中,代际差异尤为明显。某高校发布的《2025青年吸烟行为调查》显示,18-25岁烟民中有62%会主动选择低焦产品,而46岁以上群体这一比例仅为28%。该报告作者指出:“‘10元左右有点甜烟’的低焦版本已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傍晚来临,北京市朝阳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XX清逸”的最后一箱货已在傍晚时分售罄。这或许预示着,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烟草行业的“减害革命”正加速推进,而这场变革的最终走向,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标签: 10元左右有点甜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