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烟龄统计”专项调研报告的正式发布,我国吸烟人群结构、消费习惯及健康影响等方面的数据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我国吸烟人群总量虽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老烟民”群体占比持续攀升,其中烟龄超过20年的烟民数量达到1.2亿人,占吸烟总人口的40%以上。
此次统计报告由烟草行业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历时半年完成,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抽样调查人数超过10万。报告显示,烟龄增长趋势与年龄层分布呈现明显关联性——60岁以上吸烟者中,烟龄普遍在30年以上,而25至40岁的年轻烟民中,烟龄集中于5至10年。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指出:“烟龄延长不仅意味着健康风险的累积,也反映出控烟政策在‘老烟民’群体中的干预效果有限。”
在消费端,品牌偏好与价格敏感度成为本次统计的重点观察指标。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烟草专卖店发现,尽管“双11”“618”等电商促销活动带动部分低价卷烟销量增长,但高端细支烟市场份额仍在扩大。一位专卖店店主透露:“大中华短支烟多少钱一条?现在市场价稳定在850元左右,虽然价格高,但复购率一直不错。”据行业数据显示,大中华、黄山、利群等品牌的细支系列烟龄用户增长速度,是普通卷烟的1.5倍。
烟草价格政策的影响在此次统计中同样显现。自2024年7月国家烟草局调整最低批发价后,部分经济型卷烟价格上涨5%至15%。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向记者表示:“现在买一条20元档的软包红塔山要78元,比去年贵了6块,虽然不贵,但确实能感觉到价格在涨。”而另一边,高价烟市场却出现“反向操作”——某品牌1000元以上的礼盒装卷烟,通过“买一赠一”活动吸引了不少烟龄较长的消费者。
法律与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关于“电子烟参照卷烟管理”的条款,在本次统计中被列为重要观察点。北京市控烟协会秘书长刘双表示:“烟龄统计中新增的电子烟用户数据,反映出传统烟草与新型烟草的交叉影响。目前有近20%的烟龄在3年以内的用户尝试过电子烟替代。”不过,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公布的处罚案例显示,仍有部分线上平台存在无证销售卷烟行为,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行业专家对统计结果持不同解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认为:“烟龄结构的变化本质上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年轻人更倾向于尝试低焦油、香型多元的产品。”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玛丽亚·加西亚则强调:“烟龄延长与肺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中国需要更严格的公共场所禁烟和健康警示措施。”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一位烟龄15年的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现在买大中华短支烟多少钱一条?我习惯在机场免税店买,能便宜100块左右,但平时工作日还是选择便利店,图个方便。”而刚戒烟1年的张女士(化名)则表示:“看到统计里说烟龄超过10年的人戒烟成功率不足30%,我真是捏了把汗,幸亏我早做了决定。”
针对统计结果,烟草行业内部也出现反思声音。中国烟草总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强透露:“未来新品研发将更注重‘减害’而非‘降焦’,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触达烟龄较短的消费群体。”不过,这种商业策略与公共卫生目标的冲突,仍将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与此同时,地方性控烟措施也在统计发布后迅速跟进。上海市卫健委宣布,将在7月1日起将“烟龄超过5年且患有慢性病”人群纳入社区健康档案重点管理;而云南省则计划将烟龄统计结果与烟草种植补贴政策挂钩,引导烟农转型。
综合来看,2025年的烟龄统计不仅呈现了我国吸烟人群的“老龄化”趋势,更折射出经济、健康、法律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局面。随着“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推进,烟草行业与控烟事业之间的博弈,仍将在数据与政策的互动中持续演进。
标签: 大中华短支烟多少钱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