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的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根据现有史料记载,烟草最早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中国,主要通过三条主要路线传播:
1. 南路:福建水手从菲律宾带回烟草种子,先在福建漳州和泉州种植,随后传至广东、江苏、湖北等地。明代姚旅在《露书》中记载:“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
2. 北路:烟草由日本传入朝鲜,再经辽东半岛传入中国北方。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提到,烟草在万历末年传入福建漳州和泉州,后传至长城边塞。
3. 其他路线:包括从越南传入广东,以及18世纪下半叶由俄国传入新疆等次要路线。
烟草传入初期,名称多样,如淡巴菰、相思草、金丝烟、仁草等,清代后才广泛称为“烟草”。明代张景岳在《本草目拾遗》中记载:“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明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土皆种植之。”
烟草传入后迅速普及,到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民间种植和吸烟已十分普遍。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和康熙皇帝都被记载为吸烟者。然而,烟草的危害也逐渐被认识,清政府曾颁布禁令限制种植和吸食。
当前,烟草在中国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吸烟危害健康的问题备受关注。据统计,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正积极推动控烟政策。
标签: 烟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