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年龄分布格局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吸烟偏好与购买力呈现出明显分化,尤其是“400元内一条的烟”成为中青年群体消费的主力,而高端市场则被成熟烟民牢牢占据。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长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当日的销售数据:“30岁以下的顾客中,有超过六成会选择价格在400元以下的香烟,比如‘利群’、‘黄山’等品牌。而40岁以上的顾客则更倾向于‘中华’、‘玉溪’等高端产品,价格普遍在500元以上。”这一现象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消费趋势分析》报告不谋而合,报告指出,年轻烟民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高于老烟民。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25岁的年轻消费者小张,他坦言:“收入有限,400元内一条的烟性价比最高。比如‘南京(红)’一条398元,抽着不心疼。”相比之下,45岁的王先生则表示:“我抽‘中华’已经20多年了,现在一条680元,虽然贵,但习惯了这种口感,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烟草行业分析师陈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年龄分布与消费分层是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新要求,我国正逐步提高烟草税,但400元内一条的烟因价格区间覆盖了大多数工薪阶层,短期内仍将是市场主力。”他同时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25-34岁年龄段是吸烟率最高的群体,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行业走势。”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公司需定期上报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购买数据。一位不愿具名的监管人士透露:“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400元内一条的烟’的销量增长与青年就业率呈正相关,这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行业内部并非一片乐观。多家烟草企业的高管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随着电子烟的普及和控烟力度加大,传统烟草市场正面临“代际断层”风险。某头部品牌的营销总监透露:“我们正在开发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但受限于《广告法》对烟草营销的严格限制,推广难度很大。”
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家便利店观察到,虽然货架上的香烟琳琅满目,但“400元内一条的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店员小林告诉记者:“每天下午是销售高峰,很多年轻人会一次性买两条,比如‘双喜(硬)’一条358元,算下来一包才28元,性价比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烟草行业的市场行情也因年龄分布差异而分化。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一季度400元以下档位香烟销售额同比增长12.3%,而高端香烟增速仅为3.6%。某券商研报甚至预测,到2026年,400元内一条的烟市场份额可能突破45%。
消费者评价方面,一位退休教师老刘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太‘抠门’了,400元内一条的烟都嫌贵,不像我们当年,能省下钱买烟就是幸福。”而90后程序员小周则反驳:“不是抠门,是选择多了。电子烟、代餐、娱乐消费,哪样不比抽烟健康?”
业内专家呼吁,烟草企业应更加关注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差异。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崔洪海表示:“从法律合规角度看,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但如何通过产品设计引导成熟烟民转向低焦油产品,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湖南省长沙市,记者发现当地烟草市场出现了新的趋势:部分品牌针对35-45岁“夹心层”消费者推出了“400元内一条的烟”升级版,如“芙蓉王(软蓝)”定价399元,试图在价格与品质之间取得平衡。一位烟民评价:“比普通软包贵20元,但口感明显提升,值得尝试。”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的年龄分布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400元内一条的烟”作为连接大众消费与高端市场的桥梁,其未来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而随着控烟政策的持续收紧和消费观念的演变,烟草市场的代际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标签: 400元内一条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