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薄荷烟30元以上区域差异大 风格迥异

郑雅文 13

2025年06月26日,我国烟草行业区域差异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记者今日从多地烟草专卖局及市场一线了解到,随着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细化落实,不同省份在烟草销售、税收及监管政策上的差异化表现愈发明显。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端薄荷烟的管控趋严,而云南、贵州等传统烟草产区则在产量与销售结构上展现出独特的韧性。

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某大型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30元以上的薄荷烟被显著陈列在收银台附近,但店员明确表示:“这些烟必须出示身份证才能购买,且单日购买上限为一条。”据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该省已将薄荷烟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安装实名购买系统,违者将面临罚款甚至停业整顿。这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政策一脉相承,两地自2024年10月起已全面禁止薄荷烟线上销售。

然而,记者在云南昆明走访时发现截然不同的景象。当地烟草市场仍以“云烟(软蓝)”等传统品牌为主,其中30元以上的薄荷烟占比超过20%。一位姓李的零售商透露:“我们这儿薄荷烟销量稳,尤其是‘红塔山(经典1956)薄荷版’,卖到38元一包还经常断货。”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人士解释称,由于当地是薄荷烟主要原料产地,政策相对宽松,但强调“所有销售均需遵守国家局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天价烟’限制”。

行业专家对这种区域差异发表了不同看法。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明(化名)接受采访时指出:“经济发达地区更注重公共卫生目标,而产区省份则需平衡产业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30元以上的薄荷烟在所有地区的利润占比均超过35%,这是监管需重点关注的‘灰色地带’。”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获取的全国烟草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30元以上的薄荷烟平均提价2.5元/包,其中北京、上海提价幅度最大,达4元/包。而贵州、四川等西部地区价格相对稳定,主要品牌如“贵烟(国酒香)”薄荷版仍维持32元/包的定价。一位长期研究烟草经济的学者指出:“这种价格差异直接反映了各地税收政策的不同,比如上海对烟草的附加税是云南的两倍。”

在消费者端,区域差异带来的体验落差更为直观。来自上海的陈先生(化名)表示:“我在家附近买不到30元以上的薄荷烟,出差到成都反而能轻松买到,这有点奇怪。”而云南的烟民王女士(化名)则认为:“我们这儿薄荷烟选择多,但包装上强制印制的健康警示面积比上海小,感觉监管力度不一样。”

法律合规层面,记者查阅多地法院2025年相关判例发现,广东、江苏等地区已对多次违规销售薄荷烟的商户判处最高10万元的罚款,而河南、山东等地的处罚标准仍停留在5万元以下。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洋(化名)分析:“这种执法力度的不均衡,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选择在监管较松的地区注册销售渠道。”

多位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区域差异短期内难以消除。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公司区域经理透露:“公司内部已按地区划分产品策略,比如在广东主推混合型薄荷烟,在北方则侧重烤烟型薄荷烟,价格带也严格控制。”他补充道:“特别是30元以上的薄荷烟,在华东地区的库存周转天数比西南地区少15天,这直接影响我们的资金周转。”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部分消费者会利用区域差异“套利”。一位来自重庆的烟民赵先生(化名)表示:“我经常托在上海的朋友代购30元以上的薄荷烟,因为当地价格比我们这儿便宜5元,而且品种更新快。”这种跨区域购买行为是否合法?市场监管总局人士回应称:“只要符合当地购买规定,携带少量个人自用不受限制,但禁止倒卖牟利。”

随着夏季来临,薄荷烟销售旺季已至。记者观察到,各地烟草公司的促销策略也呈现区域特色。上海市场主打“扫码购”积分兑换薄荷烟,而云南则延续传统的“买一包送薄荷糖”活动。某烟草品牌市场总监表示:“我们不得不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调整产品组合,比如在华南增加30元以上的薄荷烟配额,在东北则减少30%的薄荷烟比例。”

综合来看,2025年06月26日当日的烟草行业区域差异,不仅体现在政策执行层面,更深刻地影响了市场格局和消费者行为。从30元以上的薄荷烟这一细分品类,我们或许能窥见中国烟草市场在统一监管框架下,如何因应地域经济、文化及产业基础的不同,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图景。这种差异化的存在,无疑为烟草行业的合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标签: 30元以上的薄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