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北京——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改革,技术标准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烟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2025年修订版)》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此次修订聚焦绿色制造、智能生产及产品安全三大领域,其中多项标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健康与品质问题。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新标准首次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烟草制品评价体系,要求从烟叶种植到废弃处理的全链条碳排放量较2020年基准值降低15%。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国烟草行业首次与国际碳足迹标准接轨,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作为行业标杆,已提前完成20%的减排目标。”该负责人还透露,未来两年内,国内主流卷烟品牌将全部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单支包装成本预计增加0.05元至0.08元。
在产品安全方面,新标准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类有害物质提出了更严苛的限量要求。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烟草研究所首席专家张教授指出:“以苯并芘为例,新标准将其限量值从每支3.0μg降至2.2μg,这一数值已接近欧盟标准。”记者注意到,多家企业已在实验室环境中实现了该指标的大幅下降,其中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的苯并芘含量实测值已低于1.8μg,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司司长李明补充道:“此次修订还特别新增了‘智能追溯技术标准’,要求2026年1月1日起,所有上市卷烟必须实现从烟叶到零售终端的全程可追溯。”据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每条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的溯源成本约为0.12元,但这一投入将显著提升市场监管效率。记者在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时发现,部分消费者已开始关注包装上的“区块链溯源码”,一位40岁的男性烟民王先生表示:“虽然价格贵了点,但能扫码查到种植批次,心里踏实。”
与此同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也因技术标准变化而悄然生变。记者获取的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数据显示,采用新标准后,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的平均零售价从每包85元微调至88元,但市场份额却逆势上涨3.2个百分点。烟草行业分析师刘女士分析认为:“消费者更愿意为符合更高标准的产品支付溢价,尤其是中高端市场。”
在法律合规层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的配套标准同步发布。北京市律师协会烟草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律师强调:“新标准将‘假冒伪劣判定标准’从‘感官差异率≥30%’调整为‘关键指标差异率≥25%’,这一变化将有效打击仿冒行为。”记者采访到一位曾购买到假冒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的消费者陈先生,他愤怒地表示:“花了88元买到假烟,现在有了更明确的判定标准,维权更有底气了。”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标准对接成为本次修订的另一亮点。国家烟草质检中心主任孙工介绍:“新标准中的‘卷烟燃烧均匀性测试方法’已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完全一致,这将极大便利我国烟草制品的进出口贸易。”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我国烟草制品出口同比增长12.3%,其中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出口额占比达65%。
在行业影响方面,新标准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云南一家中小型卷烟厂技术总监向记者坦言:“改造生产线需要投入约2000万元,这对我们来说压力不小。”但与此同时,行业整合加速的信号也已显现,中国烟草投资管理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烟草行业并购案例达18起,较去年同期增加40%。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技术标准修订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教授指出:“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但长期来看,这将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最终惠及消费者健康。”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一位25岁的年轻消费者表示:“新标准实施后,感觉烟味更柔和了,虽然价格涨了,但物有所值。”而一位60岁的老烟民则认为:“能少吸一点有害物质就好,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针对新标准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华表示:“我们将分阶段推进实施,设置6个月的过渡期,并组织全国范围的宣贯培训。”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前,全国已有超过2000家烟草企业完成标准备案,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等头部品牌已全面启动生产线升级改造。
标签: 黄鹤楼系列产品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