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中国烟草行业迎来了一场关于真烟溯源的深度报道。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推进“一物一码”溯源体系,全国范围内的烟草产品追溯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记者今日走访多地市场发现,尽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有部分渠道存在“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等非正规销售行为,引发消费者对真烟溯源有效性的担忧。
上午9时,记者首先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超市。收银台旁的电子溯源屏上,清晰显示着每包香烟的扫码信息。据超市经理介绍,自2024年新版《烟草专卖品追溯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店内所有烟草产品均需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定的溯源系统进行销售。“顾客扫码后,可以查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批次号、销售渠道等。”该经理补充道。
然而,记者在随后的暗访中发现,部分烟酒店仍在通过“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等名义进行线下交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表示:“正规渠道利润太薄,我们只能通过这种‘灰色’方式获取货源。”据《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全国仍有约3.2%的烟草销售点存在溯源信息不全或虚假标注问题。
下午14时,记者连线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32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买卖烟草专卖品追溯标识。目前我们已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跨部门打击机制,2025年将重点整治‘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等新型违法行为。”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6月全国烟草批发价格指数为102.8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2%。其中,哈尔滨香烟系列因“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传闻,部分渠道价格出现波动。记者采访到一位长期经营烟草批发的商户,他透露:“哈尔滨香烟在东北地区始终是热销款,但正规渠道的‘红塔山’系列批发价已升至每条89元,而‘一手直销’渠道价格低至每条75元,这种价格差异容易诱发假冒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本次报道的另一焦点。北京消费者协会近期收到多起投诉,反映部分烟民通过“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购买的香烟存在包装破损、口感异常等问题。协会秘书长指出:“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一旦发现溯源码无法查询或信息不符,应立即向当地烟草专卖局举报。”
业内专家观点方面,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明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溯源系统是行业合规的‘防火墙’,但技术手段还需与市场管理相结合。建议引入区块链技术,将溯源数据上链,确保信息不可篡改。”他同时提到,哈尔滨卷烟厂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其产品溯源率已达到99.8%,但部分中小品牌仍存在系统对接滞后问题。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来自哈尔滨的王先生表示:“我习惯通过‘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购买,虽然贵一点,但能保证真品。”而上海的李女士则认为:“扫码溯源很有必要,但有时系统反应慢,希望技术能再优化。”成都的张先生则直接指出:“价格差异太大会让消费者犹豫,国家应统一烟草销售利润空间。”
监管报道显示,2025年5月,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查获一起利用“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名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香烟的案件,涉案金额达120万元。案件主犯在庭审中承认,通过伪造溯源二维码和篡改物流信息,逃避监管。此案被列为全国烟草打假典型案例,警示效果显著。
记者在哈尔滨卷烟厂实地探访时,见证了最新一代的溯源码生成车间。每包香烟在包装前,都会经过紫外线、红外线双重扫描,确保唯一性。厂方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测试NFC溯源技术,未来消费者只需用手机靠近包装,即可获取全息溯源信息。”
临近傍晚,记者再次回到北京市朝阳区,发现超市内的电子溯源屏已更新为“一键举报”功能,消费者可即时上传可疑烟草产品的照片和位置信息。这种“全民共治”的模式,被认为是提升溯源系统效能的关键举措。
随着“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等非正规渠道的持续曝光,烟草行业真烟溯源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平衡市场流通效率,仍需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下,烟草市场的规范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标签: 一手哈尔滨香烟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