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3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持续向“低焦油、低危害”方向转型,中国烟草市场也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据《烟草时报》记者最新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我国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已突破45%,较去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降焦减害”已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4年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卷烟焦油含量标识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在售卷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注焦油含量,并禁止以“低焦”为噱头的虚假宣传。这一举措直接推动了各大烟草企业加速产品迭代。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如“利群(阳光细支)”、“双喜(硬经典1951)”等传统品牌均已推出焦油含量低于6mg/支的新品,而“七匹狼(金尊)”更是将焦油含量降至4mg/支,创下行业新低。
与此同时,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行业分析机构“菲莫国际中国区”内部人士透露,尽管“万宝路”系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依然稳健,但其在2024年推出的“万宝路(白盒低焦版)”焦油含量已降至8mg/支,较原版下降30%。而另一国际品牌“七星(国际粗支)”虽然仍保持较高的焦油含量(11mg/支),但其在进口渠道的管控却愈发严格。有零售商向记者抱怨:“现在‘七星(国际粗支)香烟在哪进货’成了难题,海关查得特别严,以前通过香港中转的方式几乎行不通了。”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从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低焦产品是“玉溪(软”)焦油含量7mg/支,售价为60元/条,而“红塔山(经典1956)”焦油含量5mg/支,售价为35元/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开始对“低焦油是否等于低危害”产生质疑。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焦油含量只是危害指标之一,烟气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成分同样值得关注。消费者不应将低焦油视为健康吸烟的‘安全牌’。”
在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25岁的程序员李先生(化名)表示:“我尝试过‘七匹狼(金尊)’,口感确实比以前的粗支更柔和,但价格贵了15%,一个月下来多支出近200元。”而42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则认为:“‘七星(国际粗支)香烟在哪进货’这个问题现在问的人很多,但真买到货的没几个,还不如买国产的低焦烟,至少合法合规。”
行业专家对这一趋势的解读存在分歧。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陈教授指出:“低焦油化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但需警惕企业可能通过增加抽吸口数来维持尼古丁摄入量。”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博士则认为:“消费者对低焦产品的偏好,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这对行业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在监管执法层面,记者注意到,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查处违规销售低焦油产品标识不规范的案件237起,涉及金额约1200万元。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伟强调:“任何试图规避监管、虚假宣传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子烟监管政策的收紧,部分消费者开始回流至传统卷烟市场,但他们的选择明显倾向低焦产品。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同比增长18.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某连锁烟草零售商透露:“我们店里的‘黄山(天都城)’焦油含量6mg/支,现在卖到75元/条,比去年涨了10元,但每天仍能卖出近30条。”
展望未来,尽管“七星(国际粗支)香烟在哪进货”的问题依然困扰部分消费者,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完善,中国烟草市场的低焦趋势将进一步加速。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新兴品牌已开始布局“超低焦油”领域,如“中南海(壹零)”宣称其焦油含量已降至3mg/支,是否能在市场中赢得认可,仍需时间检验。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和英美烟草相继宣布将在2025年下半年向中国市场投放焦油含量低于5mg/支的新品,这一动向无疑将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在众多低焦产品中做出选择,或许将成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标签: 七星(国际粗支)香烟在哪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