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全国烟草行业管理领域迎来重要动态。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针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非官方渠道销售行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排查行动。通报指出,此类网站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关于烟草制品批发业务必须由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的企业经营的明确规定,目前已有3家类似网站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记者今日上午走访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时获悉,该局已联合公安、网信等多部门,对“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平台展开调查。据执法人员透露,这些网站通常以“正品保障”“低价批发”为诱饵,实际销售的产品存在来源不明、无合法追溯码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在打监管的擦边球,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涉及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高档卷烟占比提升至42%。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华”“利群”等品牌在部分地区出现短暂缺货现象,有零售户向记者反映:“上周补货时,‘中华(硬)’批发价达到每条460元,比平时高出10元左右。”这一价格波动与“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平台宣称的“低于市场价20%”形成鲜明对比。
多位烟民对这类网站持警惕态度。在北京西单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前两天看到‘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推送,说‘玉溪(软)’只要120元一条,但想起去年买的廉价烟抽起来有怪味,还是不敢尝试。”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消费者仍被低价吸引。在山东某高校附近经营便利店的小张表示:“虽然知道风险,但总有学生问能不能从网上拿货,毕竟正规渠道‘红塔山(经典1956)’要卖80元一包。”
法律专家对此类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指出,《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商品价格进行不合理干预,但“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平台显然绕开了烟草专卖许可制度。他强调:“消费者即便明知风险购买,一旦发现产品问题,维权难度极大,因为这类网站往往采用虚假域名、代理IP等手段规避追踪。”
烟草行业合规体系建设成为今日监管会议的核心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司长在内部会议上透露,下半年将出台《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重点针对网络销售、跨区域经营等新问题。会议特别提到,将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典型案例进行公示,并探索与网络安全部门的实时数据共享机制。
在行业影响层面,这些非正规渠道的冲击不容忽视。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国烟草行业税收完成5372亿元,同比增长4.8%,但同期有20%的零售户反映“非渠道竞争压力增大”。安徽省合肥市烟草专卖局一位分管市场稽查的副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最近查获的‘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关联仓库,库存量相当于200家正常零售户的月均销量。”
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部门开展了“识假辨假”宣传活动。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活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扫码比对、防伪标识讲解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烟草制品的合法购买渠道。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原来以为只要包装完整就行,现在才知道正规渠道的产品还有专属追溯码。”
针对“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等平台的监管措施正在加码。据国家网信办通报,近期已会同烟草专卖局关闭涉及非法销售烟草制品的网站12个,处理相关账号35个。记者尝试访问多个被曝光的平台,发现页面已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关闭”的提示。
在行业专家看来,此类问题反映了传统烟草监管体系面临的挑战。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下,烟草监管需要从‘线下巡查’向‘线上监测+线下核查’双轨并重转变。”他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网络销售监测平台,并加强对物流环节的追溯管理。
与此同时,正规渠道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记者注意到,包括“中华”“云烟”在内的多个品牌已上线官方小程序,提供扫码购烟、积分兑换等服务。有零售户表示:“虽然‘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消失后短期内客流减少,但消费者对正规渠道的信任度正在回归。”
下午3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到,将加大对“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这类非法网站的打击力度,同时推动《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发言人强调:“维护市场秩序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任何试图绕开监管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
标签: 长乐烟香烟批发网站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