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工作持续深化,各地烟草专卖局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动,对烟草市场秩序进行常态化巡查。据记者了解,当天上午,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在东城区开展“清源行动”,重点检查了多家烟草零售户的经营资质及进货渠道,其中涉及“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等品牌代理商的合规经营情况。执法人员强调,当前烟草市场监管仍以“双随机、一公开”方式为主,确保抽查覆盖面与执法透明度。
在上海市,烟草市场行情显示,近期国产高端香烟价格波动较小,但部分进口品牌因关税调整出现小幅上涨。记者走访南京路商圈时发现,一盒“中华(硬)”售价为85元,而“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的部分中端产品如“人民大会堂(硬红)”维持在45元左右。多位消费者表示,尽管价格稳定,但市场监管的严格性让他们对购买渠道更加谨慎。一位姓张的烟民告诉记者:“现在随便买烟都可能被查,还是去正规店买放心。”
烟草行业合规性仍是监管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2025年起,烟草企业需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电子追溯码使用报告。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总公司法律顾问李明,他指出:“电子追溯码全覆盖后,从种植到零售的每条烟都有‘身份证’,这极大压缩了非法渠道的空间。”同时,业内专家提醒,部分小型批发商仍存在伪造追溯码的行为,监管部门需加强技术筛查。
在广东市场,记者注意到“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的线下门店正推广“一店一码”系统,消费者扫描商品二维码即可查询代理商资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家“智慧监管”倡议,预计下半年将在全省推广。而记者暗访发现,部分偏远地区仍有无证经营现象,当地烟草局表示将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打击。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烟草消费量同比微增1.2%,但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2%。记者联系了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王立新,他认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但监管部门需警惕高端产品成为非法走私的‘重灾区’。”此外,电子烟监管联动机制也在加强,多地烟草局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查处了多起电子烟与卷烟混合销售案例。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5岁的程序员小陈表示:“现在买烟比以前麻烦,但能减少二手烟危害也挺好。”52岁的出租车司机老刘则抱怨:“‘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的送货速度慢了,以前第二天到货,现在要等三天。”而68岁的退休教师李阿姨认为:“只要烟价别涨,怎么管都行。”
在法律执行层面,记者查阅了近期司法案例,发现2024年因非法运输烟草被判刑的案例较2023年上升15%。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张华指出:“新修订的《刑法》对烟草犯罪量刑更重,但基层执法仍需解决取证难问题。”此外,消费者投诉渠道也在完善,国家烟草专卖局12313热线2025年第一季度受理举报2.3万件,同比增加8%。
国际对比中,记者援引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称,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实施烟草税价联动机制,而我国2025年计划在6个省市试点“动态调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赵静表示:“调价需与公众健康目标平衡,避免引发黑市交易。”
当天下午,记者在“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北京总代理处获悉,该品牌正在申请“绿色包装”认证,计划2026年全面使用可降解材料。代理商负责人透露:“虽然成本增加20%,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这一举措也引发了行业讨论,有业内人士认为,环保与合规将成为未来烟草企业竞争的新维度。
标签: 人民大会堂批发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