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迎来新一轮重要部署,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期行业监管动态及市场行情。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的逐步落实,行业监管将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对“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等特殊渠道的管控力度将持续加大。据悉,近期部分区域出现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细三沙烟的现象,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据记者调查,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部分烟贩利用“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的名义,通过社交媒体和物流平台进行跨区域销售,逃避监管。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烟贩往往打着‘厂家直供’的旗号,实际货源来源不明,且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比如一包细三沙烟(软包)售价仅为55元,远低于正规渠道的62元。”这一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可能涉及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处处长李明在发布会上强调:“对于‘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等违规行为,我们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渠道。同时,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提供线索。”他呼吁广大消费者增强法律意识,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烟草制品。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和消费者,其中一位姓张的消费者表示:“我在网上看到‘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的广告,价格确实诱人,但考虑到安全问题,还是选择去正规烟草专卖店购买。”另一位烟民则反映:“现在市场上细三沙烟的假货不少,抽起来口感明显不对,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源头管理。”
业内专家对当前烟草市场形势发表评论。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教授指出:“‘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现象折射出监管盲区,特别是在互联网销售渠道的监管上仍有不足。未来,应推动‘一物一码’追溯体系全覆盖,确保每一包烟的来源可查。”他还提到,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细化,传统烟草与电子烟的监管界限需进一步明确。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市场行情呈现稳中有变的特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细三沙烟作为高端产品线,销量占比提升至15%,但部分区域因监管收紧出现短暂滞销。一位烟草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被查得严,正规渠道的订单反而多了起来,但利润空间被压缩。”
在法律合规方面,司法部近期对《烟草专卖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包括加大对非法渠道销售者的处罚力度,以及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草案提出,对利用“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可处以货值金额三倍罚款。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女士表示:“这一修订将有效遏制利用信息差牟利的行为,但需配套技术手段防止规避。”
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部分商家已开始推广电子支付和实名登记系统,以配合监管要求。一位店主透露:“现在每卖一包细三沙烟,系统都会自动记录消费者信息,避免被误认为参与非法销售。”不过,也有消费者对过度实名登记表示担忧,认为“隐私保护与监管之间需要平衡”。
针对“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的整治,多地已开展专项行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通报,5月以来已查获5起跨省销售案,涉案金额超200万元。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案件多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完成交易,且部分烟贩利用“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的虚假标识吸引客户。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核对防伪标识和价格合理性,避免贪图便宜而触犯法律。
此外,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对国内产生影响。欧盟近期通过新规,禁止所有细支烟产品,预计将导致部分国内品牌出口受阻。国内烟草企业需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一位跨国烟草公司高管指出:“‘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的乱象,实际上反映了全球烟草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部分商家试图通过灰色渠道维持利润。”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局联合疾控中心开展“无烟环境”宣传活动,强调非法渠道烟草制品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某医院呼吸科医生表示:“假冒细三沙烟中可能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长期吸食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加剧。”这一观点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对正规渠道的认可。
综合来看,2025年6月10日的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显示,监管部门正通过法律、技术、市场等多维度手段,加强对“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等问题的整治。随着政策落实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行业秩序有望进一步规范。然而,如何在保障市场稳定与强化监管之间找到平衡,仍需持续探索。
标签: 直供细三沙烟批发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