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工作持续深化,各地烟草专卖局与市场监管部门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制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秩序总体稳定,但部分区域仍存在非法渠道购烟、价格虚报等问题,监管部门正通过专项行动予以整治。
在北京市,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通过网络平台销售非法烟草制品的行为。记者了解到,近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涉案人员通过社交媒体以“一手货源”为噱头,销售假冒伪劣香烟,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售烟是监管难点,我们将加大技术手段应用,与电商平台合作,对违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
与此同时,烟草价格监管成为各地工作重点。在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烟草批发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部分商户存在“一手泰山100元一包的烟批发商”虚假宣传行为。据执法人员介绍,正规渠道中,泰山(红)批发价为每条约60元,单包约6元,而该商户标价明显虚高,涉嫌诱导消费者。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整改,并对商户处以罚款。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价格欺诈行为在烟草市场并不少见,消费者往往被‘低价’吸引,却不知可能购入假烟或面临法律风险。”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多地烟草专卖局设立投诉热线,鼓励公众举报违法行为。上海市民张先生通过12313热线反映,某便利店销售未经授权的进口香烟。烟草部门核实后确认该店存在违规行为,并依法没收了库存烟品。张先生表示:“现在买烟要认准‘专销店’,否则不仅可能买到假烟,还可能因购买非法渠道香烟被处罚。”
烟草行业专家指出,当前监管重点已从“查假打私”转向“综合治理”。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监管体系更加完善。特别是对电子烟、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纳入常规化,这对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他同时提到,部分烟民对电子烟替代品存在误解,认为其监管较宽松,但实际上国家已明确将其纳入烟草制品管理范畴。
在市场需求端,消费者对烟草产品合规性的关注度提升。记者走访广州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主动询问“是否为正规渠道”。一位30岁的男性消费者陈先生说:“现在网上看到太多假烟新闻,宁愿多花点钱在正规店买,至少放心。”而另一名消费者则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能公示更多渠道信息,比如哪些APP可以合法购买电子烟,避免大家走弯路。”
烟草市场行情方面,近期国产名优烟价格稳中有升。据行业内部数据显示,中华、利群等品牌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约5%,而部分地方品牌如“一手泰山100元一包的烟批发商”所标价格则明显偏离市场。中国香烟网分析师王强分析:“名优烟价格上行与原料成本、税收政策有关,而地方品牌虚报价格可能为抢占市场或掩盖非法行为。”
国际烟草监管动态也值得关注。欧盟最新通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修订案,将调味电子烟全面禁止,并提高购买年龄至21岁。中国烟草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国外严格监管趋势下,我国需进一步细化电子烟监管细则,特别是在产品口味、广告宣传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在地方层面,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推出“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异常交易行为。该省大理州烟草部门利用该系统,近期发现并查处一起跨省倒卖烟草专卖品案件,涉案烟品价值超百万元。大理州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刘伟介绍:“系统可实时监测批发量、流向等数据,一旦发现某商户销量异常激增,立即预警核查。”
针对烟民群体的教育宣传也在加强。武汉市烟草专卖局联合社区开展“无烟家庭”创建活动,向居民普及烟草危害及法律知识。市民赵女士表示:“以前觉得吸烟是个人自由,现在才知道购买非法烟草还可能被罚款,以后会劝家人去正规渠道购买。”
展望监管技术升级,多地开始试点区块链溯源系统。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已对部分品牌卷烟启用电子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生产、流通全链信息。浙江省烟草学会秘书长张磊称:“技术手段是未来监管趋势,能大幅提升违法成本,降低假冒伪劣生存空间。”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监管呈现“从严、精细、多元”特点。从打击违法行为到引导消费者,从价格管控到技术赋能,各项措施共同构筑起烟草市场秩序的“防火墙”。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正规渠道、辨别真伪、了解相关法规,仍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所在。
标签: 一手泰山100元一包的烟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