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各地烟草专卖局加大市场检查力度,确保烟草制品合规流通。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烟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打击非法渠道购进、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在北京市朝阳区,区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突击检查,重点针对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进行排查。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商户存在销售来源不明的烟草制品行为,当场查获一批涉嫌非法渠道流入的香烟,共计200余条。执法人员表示,这些香烟的包装标识不规范,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已依法进行扣押,并立案调查。
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细烟’等热门产品的管控。目前市场上‘细烟10-15元之间’的烟草制品需求较大,但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通过非法渠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市场行情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烟草市场整体平稳,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其中,细支香烟因其独特的口感和时尚外观,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据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细烟10-15元之间”的产品销量占据细支香烟市场的30%以上,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在上海市黄浦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细支香烟专区摆放着多种品牌,价格普遍在10-20元区间。店员介绍:“最近‘细烟10-15元之间’的香烟销量最好,尤其是XX品牌,几乎每天都要补货。”记者询问消费者对价格的看法,一位年轻消费者表示:“这个价位的细支香烟性价比高,口感也不错,适合日常消费。”
然而,烟草行业的合规经营依然是监管重点。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加强对零售终端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购进、无证经营等行为。通知还强调,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烟草制品的质量安全和合法来源。
业内专家对此进行点评。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表示:“当前烟草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非法渠道的冲击,这不仅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也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在广东省广州市,烟草专卖局近日开展了一场针对烟民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烟草相关法律法规,并解答消费者关于烟草制品选购的疑问。一位烟民表示:“以前不太了解烟草的法律法规,通过这次活动才明白,购买烟草制品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买到假烟。”
记者还采访了一位长期从事烟草零售的商户,他坦言:“现在经营烟草制品的门槛越来越高,但为了合规经营,我们愿意积极配合监管。毕竟,只有市场秩序好了,消费者才能买到放心的产品。”
在重庆市,当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成功捣毁一个非法生产、销售烟草制品的窝点,查获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3000余条,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执法人员表示,该窝点通过非法渠道购进烟丝,自行包装后销往周边地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针对当前烟草市场的现状,多位消费者表达了看法。一位消费者表示:“现在买烟要特别小心,尤其是那些价格异常便宜的细支香烟,很可能是假货。‘细烟10-15元之间’的香烟虽然价格适中,但还是要选择正规商店购买。”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假烟的打击力度,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烟草市场的合规经营意识逐渐增强。各地烟草专卖局通过定期培训、宣传等方式,提升零售商户的合规意识。一位零售商户表示:“现在我们每天都会检查进货渠道,确保每一包烟都有合法来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处罚,也能让消费者信任我们。”
此外,烟草行业的技术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据悉,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推广使用电子追溯系统,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烟草制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监管。这一举措将有效遏制非法渠道的烟草制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总结今日的采访情况时,记者发现,尽管烟草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监管部门、零售商户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烟草市场的合规经营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特别是“细烟10-15元之间”这一价格区间的烟草制品,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和市场需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未来,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烟草市场有望实现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标签: 细烟10-15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