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监管政策动态,各地烟草专卖局及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烟草制品合法合规流通。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针对部分地区的烟草市场乱象,特别是“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等区域性产品流通问题,监管部门已出台专项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据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市场上出现部分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的现象,这些产品并未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跨区域销售,属于违规行为。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已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嫌非法销售烟草制品的网店、线下零售点进行排查,目前已有十余家违规商户被查处,相关责任人被依法处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消费者对“只有上海才卖的烟”情有独钟,认为这些产品在口感、包装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一位来自北京的烟民表示:“我特意托在上海的朋友帮我买了几条‘只有上海才卖的烟’,价格比普通香烟贵一些,但味道确实不一样。”然而,业内专家提醒,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存在法律风险,一旦被查获,不仅面临罚款,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李明在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跨区域销售烟草制品。他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一条指出:“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业务,必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于“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等区域性产品,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轻信非官方信息。
与此同时,行业市场行情也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据中国烟草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区域性产品销售额有所下滑。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监管部门加强跨区域销售管控有关。此外,部分烟民开始转向电子烟等替代品,但市场监管总局已明确要求,电子烟产品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进一步压缩了非正规渠道的空间。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中,销售人员表示,近段时间“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等区域性产品需求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以“中华”为例,目前上海地区售价为每包75元,而其他地区售价普遍在80元以上,价格差异并未刺激跨区域购买行为。
业内专家点评指出,烟草行业监管趋严是长期趋势,未来可能进一步细化区域性产品的销售范围。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张华表示:“烟草制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严格管控,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等产品的存在,更多是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而非鼓励跨区域流通。”他建议,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避免因追求“稀缺性”而触犯法律。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对此次监管动态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位来自广州的消费者认为:“国家加强监管是好事,但希望能在合法范围内增加一些区域性产品的供应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另一位烟民则表示:“烟草制品本就应严格控制,‘只有上海才卖的烟’这类产品属于小众需求,不应成为监管盲区。”
在法律和合规层面,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指出,消费者若因购买非法流通的烟草制品而受到处罚,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法律后果。他建议,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如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的专卖店、持证零售商户等,避免因一时便利而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部分电商平台已下架“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相关商品,并发布公告称,此类商品属于区域性产品,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销售,消费者可通过当地烟草专卖店购买。这一举措进一步印证了监管部门对烟草市场乱象的整治决心。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上海烟草集团的技术人员透露,未来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区域性产品的防伪管理,如增加二维码溯源、芯片识别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流通。这一创新举措若能落地,将为烟草行业监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2025年6月9日的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显示,监管部门正通过法律、市场、技术等多重手段,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特别是针对“只有上海才卖的烟”等区域性产品的跨区域流通问题。消费者和行业参与者需提高合规意识,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烟草市场环境。
标签: 只有上海才卖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