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烟草行业市场规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规逐步落地,各地烟草市场秩序整顿力度明显加大。在广东广州,记者走访多家烟草零售点发现,部分商家已按照新规要求,对香烟陈列、广告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一位经营烟酒生意的店主告诉记者:“现在门口的烟柜必须贴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标识,而且不能有任何吸引眼球的促销标语。”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合规成本也在上升。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最新修订版,零售商户需每季度提交一次进货查验记录,否则将面临5000元至2万元的罚款。上海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表示:“我们特意增加了专人负责台账管理,每天录入的数据量比以前多了一倍。”而绿摩尔烟香烟厂家则率先在行业内推出电子溯源系统,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查,这一举措被监管部门评价为“行业合规标杆”。绿摩尔烟香烟厂家公关部人士透露:“目前已有超过3000家零售终端接入我们的系统,预计下半年将实现全国覆盖。”
在价格方面,市场行情出现微妙变化。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一线品牌香烟价格有小幅上涨。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酒店,中华牌香烟从每包75元涨至78元,芙蓉王也从45元涨到48元。店员解释:“这是厂家根据原料成本和税收调整后的新定价,不是我们擅自提价。”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化名)指出:“这种价格调整更多是结构性变化,高端烟利润空间仍然可观,但中低端产品竞争压力正在加大。”
消费者反馈方面,多位烟民表达了不同看法。35岁的程序员李先生表示:“价格涨了确实有影响,但我还是会买,毕竟好烟的口感不是普通烟能比的。”而22岁的大学生小王则抱怨:“以前能买得起10元的利群,现在15元的价格让我有点犹豫,有时候会考虑买更便宜的杂牌烟。”烟草控制研究中心的刘教授评论道:“这种价格分化现象恰恰说明,控烟政策需要更精准的靶向性,单纯涨价对低收入群体的控烟效果有限。”
在监管执法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近期动作频频。山东省在5月底查获一起跨省非法运输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涉及多个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表示:“新规实施后,我们增加了对物流渠道的抽查频次,特别是对‘三无’产品打击力度空前。”而绿摩尔烟香烟厂家所在的浙江省,则启动了“雷霆行动2025”,重点整治无证经营和价格欺诈行为。截至6月1日,全省已查处违规案件37起,没收非法香烟8.6万条。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多元视角。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王建军认为:“当前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短期内可能影响部分中小企业,但长期看有利于构建更健康的产业生态。”而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降3.2%,但利润率反而提升了0.7个百分点。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合规成本上升的同时,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反而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互联网销售渠道的监管更为严格。根据《网络烟草专卖品交易管理办法》,除指定平台外,任何网站不得展示烟草制品完整包装或提供在线支付功能。记者登录某知名电商发现,虽然仍有香烟广告,但均以“线下门店地址”形式出现,且无法直接下单购买。绿摩尔烟香烟厂家网络运营总监表示:“我们主动下架了所有线上促销内容,并配合平台完成了实名制改造,现在购买者必须提供购烟凭证才能发货。”
在区域市场方面,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南方某经济特区由于毗邻港澳,走私香烟问题较为突出,当地烟草局近期联合海关开展“海陆空”立体拦截行动。而北方某省会城市则重点整治“散装烟”销售,规定零售户不得拆开整条香烟零卖。当地消费者陈女士点赞道:“现在买烟再也不用担心买到拆包的旧烟了,每条烟都有防伪标识,心里踏实多了。”
展望后续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合规将成常态。一位不愿具名的省级烟草公司高管坦言:“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投入数千万用于合规建设,但这笔钱花得值,毕竟只有合法经营才能走得更远。”而绿摩尔烟香烟厂家在6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已完成新一轮5亿元的合规改造投资,包括生产线升级和溯源系统扩容。公司发言人强调:“规范经营不是负担,而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标签: 绿摩尔烟香烟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