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1919烟价格上涨明显趋势

陆梦雪 9

2025年06月02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规范调整,各地烟草专卖局针对“1919烟价格”等热点问题展开集中整治行动,引发行业与消费者广泛关注。据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零售点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促销活动违规等问题,监管部门已责令整改。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1919烟价格”乱象依然存在。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查获多起商家以‘1919元’为幌子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例,实际成交价远低于标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该负责人强调,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变相降价,所有卷烟零售价格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烟草局统一指导价执行。

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品牌专卖店,记者发现“中华(硬)”的标价牌上赫然写着“1919元/条”,但店员私下表示实际售价为1800元。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上周在这里看到‘1919烟价格’的牌子,以为是真的,结果结账时才被告知有折扣,感觉被欺骗了。”类似情况在广州市天河区也时有发生,当地烟草局已对此类行为开出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50万元。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指出:“‘1919烟价格’现象本质上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价格预期进行心理营销,这种做法不仅违法,还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他建议监管部门应建立价格追溯机制,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上传交易数据。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试点“烟草价格云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价格波动。

记者采访多位烟民发现,价格透明度仍是主要痛点。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陈先生表示:“我每月固定购买‘利群(软)’,但不同门店价格相差二三十元,有的店甚至打出‘1919烟价格’的虚假标价吸引人,最后再解释是‘会员价’或‘活动价’,让人无所适从。”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调查显示,68%的受访烟民对卷烟价格规范性表示不满。

为应对市场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5月底发布《2025年卷烟零售指导价目录》,明确列出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品牌的最高零售价。其中“1919元”被严格限定为“双喜(硬经典)”等少数品牌的特供版本,普通零售渠道不得使用该价格。记者查阅目录发现,全国范围内“中华(硬)”的指导价为1800元/条,“1919烟价格”若出现在该品牌上,直接构成违规。

在杭州烟草专卖局组织的现场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家连锁便利店存在“1919烟价格”的违规标价行为。该店负责人解释称:“这是总部统一制作的宣传模板,我们只是照搬。”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所有违规标价牌,并处以3万元罚款。杭州市烟草局市场科科长张伟表示:“此类行为屡禁不止,根源在于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将价格违规视为‘营销手段’。”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记者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工厂看到,每条卷烟的生产、物流、销售环节都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价格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1919烟价格”的真实性。该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刘强介绍:“我们的系统可以追溯每包烟从出厂到零售的全流程价格,有效遏制了中间环节的乱定价。”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建议,烟民可通过“国家烟草局举报平台”提供价格违规线索,目前每条有效举报可获得50元奖励。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秘书长赵静透露:“近期接到多起关于‘1919烟价格’的投诉,我们已联合烟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

针对“1919烟价格”背后的产业链利益链条,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价格联盟”现象,商家通过微信群共享违规定价策略。在山东某市烟草市场,记者加入一个“零售商交流群”后,看到群主发布的“1919烟价格”模板,并附有“避免举报技巧”的说明。当地烟草局已对此展开刑事侦查,目前已有3人因涉嫌价格欺诈被立案调查。

业内专家指出,规范“1919烟价格”需要多方合力。一方面,烟草企业应加强自律,如湖南中烟在全省推行“一口价”制度,所有品牌价格由公司统一发布;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法律意识,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孙伟强调:“明知故犯地接受虚假价格,客观上助长了市场乱象。”

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组织的“价格规范月”活动中,记者注意到“1919烟价格”的标识已从所有零售终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标注的指导价和举报电话。一位烟民感慨:“现在买烟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被‘1919烟价格’套路了。”

随着《烟草专卖法》修订草案进入二审,业内预计将出台更严格的价格监管细则。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王立新表示:“未来将建立全国统一的价格数据库,实现‘1919烟价格’等敏感标价的实时监控,让每一笔交易都置于阳光下。”

标签: 1919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