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 突出 醒目 三沙烟直销价格稳定回升 快讯

钟心怡 10

2025年6月2日,全球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波动,各国监管政策收紧与消费习惯变化交织,行业格局持续调整。在中国市场,尽管电子烟与低焦油产品成为新增长点,但传统卷烟销售仍面临压力。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三沙烟直销”模式在部分区域引发热议,而价格战与合规成本上升成为商家普遍担忧。

上午10时,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先生向记者展示最新到货的“中华(硬)”和“利群(软)”,价格分别为100元/包和65元/包。“这两天销量不如前两周,不少老顾客开始尝试电子烟或减量购买。”他透露,近期烟草局对零售终端的检查频次增加,尤其关注电子支付记录与实际销售是否匹配。记者注意到,店内张贴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而旁边新增的电子烟备案标识显得格外醒目。

与一线城市不同,海南省三沙市烟草市场呈现出独特的“直销”现象。当地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三沙烟直销’很常见,比如‘三沙(海蓝)’的定价是55元/包,比三亚低10元,但必须凭身份证件实名购买。”这一模式源于三沙特殊的岛屿供应体系,由烟草公司直接配送到指定零售点,减少了中间环节。不过,海南日报近日报道指出,该模式已纳入国家烟草局“一物一码”追踪系统,任何低于指导价销售的行为都将被追溯。

烟草行业专家张明华(化名)接受采访时分析:“2025年全球烟草税负平均涨幅达8.3%,中国虽未同步上调,但环保税和物流成本已传导至终端。”他引用国际烟草研究所数据称,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卷烟销量同比下降3.2%,而电子烟替代率在年轻群体中突破15%。记者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便利店看到,一款国产电子烟“悦刻(经典版)”定价为799元,其旁边摆放的“双喜(硬经典)”价格稳定在58元/包,但导购员更倾向于推荐电子烟的“长期成本优势”。

消费者心态分化明显。35岁的软件工程师陈先生表示:“我去年开始混合使用电子烟,一支‘中华’的价格够我买两盒电子烟液,而且室内禁烟后,电子烟更方便。”而62岁的退休教师刘阿姨则坚持传统消费:“电子烟伤肺的新闻看多了,还是抽‘红塔山(经典1956)’踏实,现在28元/包,比去年涨了5块,但比买电子烟省心。”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加强“三沙烟直销”等特殊模式监管,防止“借道走私”。记者查阅海关总署数据发现,2025年前4个月,全国查获的走私烟草案值同比增长22%,其中不乏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广东市场监管部门人士透露,已对某知名电商平台下架的2000余件电子烟相关商品进行立案调查。

在云南烟草产区,记者看到种植结构调整的迹象。玉溪烟农赵大叔的合作社今年缩减了20%的烤烟种植面积,转而培育适合制作“低焦油卷烟”的品种。“以前一亩烟叶能卖1.2万元,现在新政策要求必须配套环保处理设备,成本增加了3000元。”但他补充说,云南中烟提供的“云烟(软珍品)”订单价仍保持12.5元/包的收购标准,只是要求附带碳足迹检测报告。

“三沙烟直销”再次成为行业讨论焦点。在海南自贸港政策背景下,三沙市烟草公司推出的“海岛直供”计划,通过减少流通层级实现价格优势,但必须遵守《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关于特殊商品管控的规定。海南省人大代表孙女士指出:“这种模式在合法框架内降低了成本,但若管理不善,可能成为监管盲区。”记者在三亚凤凰岛免税城附近发现,有游客试图通过“代购”方式购买三沙烟,但被零售点明确拒绝。

下午3时,记者致电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无计划调整卷烟价格,但正在研究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税率平衡问题。”该局官网显示,2025年将重点推进“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追溯产品流向。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有企业高管私下表示:“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取消纸质销售凭证,全部电子化,对中小零售户是巨大挑战。”

综合当日市场观察,烟草行业在多重压力下寻求转型。一方面,传统卷烟销售面临环保税、消费税和环保成本的三重挤压;另一方面,电子烟合规化与技术创新开辟新赛道。而“三沙烟直销”等特殊模式,则折射出区域经济政策与行业监管的微妙平衡。在采访中,多位从业者提到,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遵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仍是底线。随着傍晚时分“五一”假期后首日烟草销售数据出炉,行业将再次迎来一周的观察期。

标签: 三沙烟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