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商微烟哪里卖需加强监管力度防范

吴若溪 7

2025年6月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最新一轮的控烟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落地。国家烟草专卖局当日发布消息称,自即日起,所有烟草制品的包装标识将全面升级,除原有的健康警示外,新增“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的动态图文提示,覆盖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面的50%。这一举措旨在通过视觉冲击强化公众的控烟意识。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新版包装已在部分品牌香烟中率先启用,如“中华”硬盒装单价调整为每包105元,“红塔山”经典1956调整为每包28元,价格变动与包装升级同步实施。

在监管执法层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利剑行动”,重点打击“商微烟哪里卖”等非法线上销售渠道。北京市烟草专卖局通报,5月份查获一起利用社交媒体私售电子烟及国标烟草的案件,涉案金额达150余万元。执法人员表示,当前新型烟草制品的隐蔽性更强,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加密聊天软件建立分销网络,消费者需提高警惕。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提示称,近期有烟民反映在非正规渠道购买到假冒“双喜”香烟,口感异常且价格仅为市场价的四成,提醒公众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或“12313”热线核实真伪。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尽管监管趋严,部分高端烟草品牌仍保持供不应求态势。记者采访广州天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时获悉,新版包装的“玉溪”软包因提前备货不足,首日即出现断货,有消费者愿意加价至每包75元购买。但与此同时,中低端市场出现分流现象,某品牌“黄鹤楼”硬盒销量环比下降12%,消费者李先生坦言:“包装变化太突兀,加上最近涨价,抽烟的次数确实少了。”

烟草相关法律与合规领域迎来新动态。6月1日生效的《电子烟流通管理办法》明确将电子烟纳入与烟草同等监管体系,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不含焦油,同样有害”的警示语。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指出,此次法规调整填补了此前电子烟监管的空白,但“如何平衡产业发展与公共健康”仍是待解难题。在业内专家点评环节,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动态警示标识的加入,体现了监管从‘告知义务’向‘行为干预’的转变,但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西单一家便利店,记者遇到正在选购“南京”细支香烟的王女士,她抱怨:“新版包装太丑,像药品盒子,但没办法,总不能不抽吧。”而在上海徐汇区,一位退休教师则表示支持:“我老伴去年查出肺癌,这提醒越醒目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对烟草替代品的兴趣上升,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薄荷糖、尼古丁贴片等健康替代品搜索量同比增幅超200%。有烟民私下交流时提到:“最近总刷到‘商微烟哪里卖’的广告,但不敢买,怕是假货。”

国际市场方面,欧盟同步实施《烟草及相关产品条例》修订版,要求成员国在2025年底前实现所有烟草包装“外观统一化”,即消除品牌色彩差异。这一动向被国内业界视为“倒逼中国加速控烟改革”的信号。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通过邮件回应称,中国此次包装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需配套提高烟草税”。记者联系到跨国烟草公司菲莫国际亚太区发言人,对方仅表示“尊重各国监管决策,将继续履行合规义务”。

在政策落地首日,多地烟草零售户面临新挑战。杭州一家连锁便利店经理透露,新版香烟上架后,顾客询问“商微烟哪里卖”的频率明显增加,部分老顾客甚至提出退货要求。为应对这一情况,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启动“包装过渡期”服务,允许零售户在6月15日前退换部分库存。与此同时,各地控烟志愿者组织借势发力,北京市“无烟北京”团队发起“616戒烟日”线上打卡活动,已吸引超3万人参与。

从法律合规角度看,此次包装改革依据的是2018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要求,我国作为缔约方,此次调整被视为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新版包装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先行国家实施后,吸烟率平均下降2.3个百分点。但业内也存有争议,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刘明指出:“过度强调包装警示可能引发消费者转向非法渠道,建议采取‘疏堵结合’策略。”

当日收盘时,A股烟草板块集体下挫,其中“ST中烟”跌幅达3.2%,分析师认为这是市场对监管升级的预期反应。不过,行业内部也存在积极声音,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长期看,合规经营的企业反而能抢占更规范的市场空间。”

标签: 商微烟哪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