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全球第38个世界无烟日,烟草行业在这一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控烟政策持续收紧,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记者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尽管“大好河山烟批发零售”等传统渠道依然活跃,但电子烟、低温烟等新兴产品的合规化进程正悄然改变行业格局。
上午9时,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明正忙着整理货架上的新品。“从5月1日起,新规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附带更清晰的健康警示语,我们连夜更换了所有包装。”李明指着一盒“大好河山”香烟告诉记者,这款产品因包装上新增的“吸烟有害健康”警示图形,售价从原来的68元/条调整为70元/条,但销量并未受太大影响。
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烟草税利完成7680亿元,同比增长3.2%。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增长主要来自高端产品线。在上海徐汇区一家“大好河山烟批发零售”点,店主透露:“最近‘中华’硬盒批发价涨到了210元/条,而中低端产品销量普遍下滑10%左右。”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规范》要求,6月1日起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接入全国统一追溯系统。记者在广东深圳的电子烟集散地发现,多家店铺已开始清理库存。“现在卖的都是合规产品,像‘悦刻’一代设备已经全部下架。”一位不愿具名的店主表示,新规实施后,合规电子烟价格普遍上涨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王宇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无烟日主题‘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与行业最新动态高度契合。根据我们监测,2024年青少年尝试电子烟比例较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这与监管收紧密切相关。”
在消费者端,变化同样明显。北京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他最近购买的“大好河山烟批发零售”渠道产品:“现在包装上多了二维码,扫码能看到生产日期和批次。虽然麻烦点,但感觉更放心。”而在成都,多位消费者反映,部分便利店因新规要求,已停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所有烟草制品,包括电子烟。
法律界人士也对此发表看法。北京某律所合伙人陈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明确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框架。特别是对‘发卡销售’等规避措施作出了更严厉的处罚规定,这对市场是重大利好。”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2025年烟草市场将呈现“三化”趋势:产品高端化、渠道合规化、监管常态化。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刘建华在行业内部会议上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制定‘十四五’后半程规划,预计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继续收紧传统烟草生产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传来新动态。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但合规产品占比首次超过60%。这一数据被国内行业人士广泛引用,认为“中国烟草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记者看到生产线正在改造,新增了多条环保包装生产线。“我们正在研发可降解材料,预计明年可实现部分产品包装绿色替代。”技术总监介绍,这批改造投资达2.8亿元,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
下午3时,上海“大好河山烟批发零售”市场迎来交易高峰。一位老烟民王师傅在挑选产品时表示:“价格涨了,但品质确实更好了。现在买烟都要看包装上的健康警示,感觉行业在进步。”与王师傅形成对比的是,不少年轻消费者开始转向合规电子烟产品。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酝酿新一轮政策调整,预计将涉及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等方面的更严格限制。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这将是继2018年《控烟规划》后的又一重大政策升级。
标签: 大好河山烟批发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