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持续面临严格监管与市场变革的双重压力,国内烟草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供需两端的微妙调整。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烟草制品产量同比微增1.2%,但销售额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至3.8%,反映出行业增长动能的边际减弱。在“健康中国2030”政策持续深化背景下,烟草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的转型期。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传统烤烟型产品市场份额正逐步让位于低焦油、风味化新品。其中,中华、玉溪等高端品牌价格体系保持稳定,一条(10包)中华(软包)价格维持在450元,而大前门香烟99元(一条)的性价比定位使其在下沉市场仍保持较高活跃度。一位北京朝阳区烟酒店老板透露:“近两个月大前门香烟99元销量环比增长15%,主要来自年轻消费者和固定烟民群体。”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监管白皮书》显示,电子烟监管框架已全面落地,全国范围内电子烟产品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线下实体店数量较2024年底减少23%。上海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进口烟草制品关税同比增长12%,反映出海外品牌在华扩张受阻。与此同时,云南中烟、湖南中烟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烟草+科技”赛道,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智控”追溯系统覆盖全省92%的零售终端。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6月1日正式施行,将电子烟纳入与传统卷烟同等的监管体系。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张明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实施后,我们已查处12起无证经营电子烟案件,罚款总额达78万元。消费者若发现价格低于市场指导价30%的烟草制品,可拨打12313举报。”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分化。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李强指出:“当前行业面临三重压力:控烟政策加码、替代品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2025年全行业利润增速预计回落至4.5%左右。”而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王立新则认为:“高端化、细分化是破局关键,预计到2026年,低焦油产品占比将提升至35%。”
消费者调研显示,价格敏感度仍是购买决策核心因素。在南京某高校周边,大前门香烟99元被学生群体称为“平价首选”。一位大三学生告诉记者:“一条大前门香烟99元,能抽一周,比其他品牌便宜三分之一。”但另一项针对30岁以上烟民的调查显示,健康顾虑正促使27%的受访者尝试尼古丁替代疗法。
国际市场方面,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市场加速推广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但受限于现有政策,其市场份额仍不足1%。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布的《2025年全球控烟进展报告》指出,中国提前实现“2030年15-24岁人群吸烟率较2015年下降30%”目标的可能性仅为40%。
在供应链端,今年全国烟叶收购均价为每公斤25.8元,较去年上涨2.3%,云南、贵州主产区烟农收益同比增长18%。但受极端天气影响,湖南、四川部分烟区产量下降,预计将导致相关品牌产品阶段性供应紧张。
针对即将到来的“七一”销售旺季,多地烟草公司已启动备货计划。但业内人士普遍担忧,随着“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范围扩大至全国,烟草消费场景将进一步收窄。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坦言:“即使大前门香烟99元这样的价格策略,也难以完全抵消消费场景萎缩带来的冲击。”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大前门香烟99元的产品评价中,口味稳定性获赞率最高,有评论称“比同类产品性价比高出40%”。但关于包装环保性的讨论也逐渐增多,有消费者指出:“包装材质未标注回收标识,与品牌宣传的绿色理念不符。”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稳中有忧”态势。一方面,大前门香烟99元等大众产品仍保持市场韧性;另一方面,政策压力、消费习惯变迁和竞争格局重塑正在重塑行业生态。未来半年,行业能否通过产品创新和合规经营找到新的增长点,仍需持续观察。
标签: 大前门香烟99元